綠能澎湃滿山鄉 ——懷化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力生物基產業

發布時間:2025-06-27 08:29信息來源:懷化新聞網

綠能澎湃滿山鄉

——懷化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力生物基產業

一根根普通的竹子被端上操作臺,通過開片、碳化、烘干、熱壓等21道工序后,變成一塊塊平滑堅實的車廂板。懷化靖州竹科技產業園內,湖南億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忙碌,工人正在趕制訂單產品。

漫山遍野的竹子正在這里經歷華麗轉身。“車廂板用于德國奔馳、日本五十鈴、歐洲沃爾沃、英國DHL冷藏車等重型卡車上,其1立方市場價達8000至10000元,‘身價’比原材料提高了10倍。”該公司行政主管雷振介紹,這些產品將通過懷化國際陸港進入國外市場。

地處大湘西的懷化,近年來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和便利的區位優勢,聚焦竹業、木漿、橡膠、木薯四大主攻方向,發力生物基產業,連綿起伏的大山之中綠能澎湃。

搶抓試點機遇,生態資源轉化

何謂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質(包括農作物、樹木和其他動植物的內含物及其殘體)經由生物、化學及物理的手段制造的一類新型材料,是材料產業發展的創新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打造生物制造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更將生物制造升級為“未來產業”,要求建立專項投入增長機制。

懷化林業局資料顯示,全市林地面積3088萬畝,森林蓄積量1.2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06%,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均居湖南省第一,竹資源總量位居全省第四。

處在雪峰山余脈片區的懷化,得天獨厚的緯度、氣候、土壤等條件,造就了楠竹纖維密度大、強度好、韌性足、固碳能力強,在多項指標上均展現出優良品質,具有發展竹產業的先天優勢。

坐擁一山好資源,如何合理利用?近年來,懷化搶抓成功獲批國家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機遇,探索“兩山轉化”路徑,發展生物基產業,目前來勢很好。

依托“楠竹之鄉”“廣木之鄉”等資源稟賦,懷化將生物基產業鏈作為十大重點產業鏈來抓,聚焦“木漿、橡膠、竹業、木薯”四大領域,引進培育了駿泰科技、億歐新材、萬橡科技、領高新材等規上企業43家,2024年實現產值54.5億元。

目前,恒裕竹木已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泰格駿頌”為國內首個紙漿期貨注冊品牌,注冊了“志峰”“億歐新材料”等多個國際商標。

懷化已建成靖州竹科技產業園、會同RCEP區域竹制品外貿產業園2個省級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正規劃建設洪江市生物基產業園,加快打造全國高端竹制品生產基地。

“我們經過詳細考察后,發現這里的楠竹資源十分豐富,且質量好,所以決定在會同落戶。”湖南大莊竹業有限公司是會同縣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的一家新型現代化竹企,主要從事綠色環保家具及竹板材的設計開發與生產銷售。對于發展前景,該企業負責人徐江充滿信心。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與技術進步,生物基材料行業正蓬勃發展。”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生物基專委會主任馬林聰說,從包裝領域可降解材料逐漸取代傳統塑料,到汽車內飾采用生物基纖維增強材料,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生物基材料作為生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對于推動綠色經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湖南駿泰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年產40萬噸硫酸鹽木漿(年產30萬噸溶解木漿)生產線上,機器有序運轉,產品徐徐生成。

位于懷化高新區的駿泰科技,是一家集纖維素制造和銷售、林產化學產品綜合加工、電力熱力生產供應、進出口貿易等業態于一體的國有大型高新技術企業,目前為懷化市生物基產業鏈鏈主企業。

提起公司的轉型升級,黨委書記、總經理趙凌泉認為,科技創新是硬核力量,“近年來,我們在結構調整中尋找突破方向,持續研發差異化產品,由單一溶解漿,“擴軍”為溶解漿+紙漿+木質素+生物能源4大類,開發出可應用到微晶纖維素MCC、CMC等領域以及絕緣漿等10余個差異化產品。”

如今,駿泰科技擁有全國最大的漂白針葉商品漿、本色針葉商品漿、木質素生產基地和全國第二大溶解漿生產基地,2024年底總盈利14.4億元,今年一季度利潤超1億元。

在駿泰科技帶動下,一批科技型企業相繼在懷化生成。

5月16日,位于麻陽苗族自治縣的湖南萬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項目——10萬噸級規模高純度脫蛋白天然膠乳及其衍生制品正式投產。

“新增年產3萬噸脫蛋白天然膠乳生產線、年產3000噸脫蛋白天然橡膠生產線、年產3000噸聚異戊二烯復合膠乳生產線、年產4000噸生物基碳酸鈣懸浮液生產線各一條。”該公司負責人周亞琴介紹,公司從單一的膠乳產品到覆蓋濕膠、干膠、生物基材料等四大系列16項產品,助力我國醫療、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發展。

湖南萬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能夠工業化生產高純度脫蛋白天然膠乳的企業,在生物基材料合成工藝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產品性能提升20%、成本下降15%。二期項目投產,預計年總產量5萬噸、總產值9億元,將成為懷化對接融入RCEP“朋友圈”的重量級外向型實體經濟、生物基產業頭部鏈主企業。

6月6日,懷化市九通竹基復合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根大口徑竹纏繞壓力管順利下線,標志著全國最大竹纏繞管道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可年加工楠竹25萬噸,產管道5萬噸,帶動就業500余人。

作為懷化市生物基產業鏈的重點企業,懷化市九通竹基復合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竹基復合壓力管道生產、研發、銷售及技術服務的典型“以竹代塑”的楠竹企業。該公司生產基地的投產,將對懷化生物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匯達竹業生產車間內,有一條生產線引人矚目。原本普普通通的竹原料,在經過高端設備的預處理、預碳化、聚解、高溫碳化等十多道復雜工序后,“變身”顆粒狀的硬碳負極材料。

企業負責人賀少方介紹:“這種新型材料能夠代替傳統石墨烯,并提高新能源電池的性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同時也對楠竹原材料的質量以及制作工藝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2019年,賀少方回到家鄉金竹鎮創立了會同匯達竹業有限公司。他意識到,當今楠竹產品的市場需求變化快,每家竹企都會面臨技術方面的挑戰,唯有持續創新才能保持企業競爭力和發展活力。

他的想法和縣里想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竹產業發展的思路不謀而合。2023年8月,會同縣創建竹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致力于竹資源高效利用和新型高值功能竹炭開發等方面的研究。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便取得了多項竹炭開發和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還申報了兩項國家級專利。

3月30 日,全國生物基產業發展交流活動在懷化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美芳院士認為,“生物基+數字化”號角已吹響,科技賦能共推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懷化可從建立收儲運體系、強化產學研合作、打造區域名品等方面發力。

“我們將強化創新驅動,加強與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協同聯動,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大特種纖維素、特種輪胎、竹基復合材料等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全力打造生物基技術創新策源地。”懷化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區位優勢加持,壯大產業鏈條

科技創新加速了產業轉型升級,懷化國際陸港的開通,為產品銷售提供了優越條件。

“以前出口貨物需由貨車托運至廣西欽州港轉運,因不由公司裝卸,常導致貨物出現損壞等問題。”湖南辰銘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健深有感觸,“如今,依托懷化國際陸港鐵海聯運線路,公司在廠房門口便能直接將貨物裝載進集裝箱,出口產品再未發生損毀等問題,同時運輸成本也相對降低。”

該公司一季度實現出口額140多萬美元,目前正與日本頭部企業洽談溝通,一旦達成合作,公司生產的竹筷等產品將進入日本711、羅森等便利店,訂單量也將成倍增長。

目前,靖州已經基本形成以辰銘竹木為龍頭的竹餐具深加工、以億歐新材料為龍頭的竹集成車廂板制造、以領高新材料為龍頭的竹纖維模塑制造、以纖多多食品為龍頭的竹食品加工的全竹產業鏈綠色循環發展集群。

在今年的湖南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甘棠鎮建國村村委會委員、婦聯主席姚嘉慧提出了《關于支持靖州打造湘西南竹產業發展核心區的建議》。

區位優勢加持,懷化生物基產業鏈條逐步壯大。湖南萬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原材料為天然橡膠,來自馬來西亞以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往采購原材料從泰國宋卡、曼谷經海運到上海黃浦港,再經公路運輸至湖南萬橡工廠,運輸成本高、時間長。2022年6月以來,從懷化國際陸港進行轉運,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麻陽迅速反應,圍繞萬橡新材料等骨干企業引進一批橡膠加工龍頭企業入駐,形成“東盟資源—麻陽橡膠加工制造—RCEP市場”的產業鏈集群,目前膠乳、橡膠、醫用手套等產品出口到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及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廣受好評。

老撾、泰國等東盟國家盛產木薯,國際陸港開通后,2022年,懷化把木薯產業作為樞紐偏好型產業突破口和著力點,從零開始打造中國木薯產業基地和中國最大的木薯淀粉交易中心。

“木薯淀粉是木薯經過淀粉提取后脫水干燥而成的粉末,廣泛應用于米粉、飼料、藥品膠囊、紙箱等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湖南薩瓦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勝云表示,目前以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新晃化工產業園區為核心的木薯產業,隨著東盟貨運通道的不斷成熟,木薯貿易蓬勃發展,預計今年突破15萬噸,加工產業蓄勢待發。

懷化是國家戰略“雙通道”在中部地區的交匯點,是國家實施中部地區崛起和西部大開發“雙戰略”的結合部,是湖南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目前,懷化國際陸港已吸引西部陸海新通道70%貨物經由懷化南下東盟,形成了“依托雙通道、對接兩大洋、服務雙循環”的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

在李勝云看來,湖南將全省唯一的國際陸港設在懷化并予以重點支持,海關總署、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出臺的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15條’措施、擴大啟運港退稅政策,都明確支持懷化國際陸港建設,這對懷化生物基創業發展和開放經濟帶來重大利好條件。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田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