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繁重的發展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奮戰旅發大會年、招商引資年、優化環境年“三年同創”工作,成功承辦懷化市第三屆旅游發展大會,社會消費穩步增長,文旅消費明顯活躍,生產需求平穩增長,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扎實有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質態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55302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4292萬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500434萬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610576萬元,增長4.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4080元,增長7.0%。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23.6:34.4:42.0,其中第二產業占比較上年上升3.3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1%、48.9%、35.0%。
二、農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564153萬元,同比增長3.7%。其中,農業產值377923萬元,增長6.1%;林業產值29733萬元,增長6.3%;牧業產值123900萬元,下降4.0%;漁業產值14445萬元,增長4.6%。
全市糧食種植面積40.3萬畝,比上年增長0.8萬畝,增長2.0%。糧食產量17.3萬噸,比上年增長0.2萬噸,增長1.2%。全年油料種植面積18.7萬畝,增長0.8%;蔬菜種植面積9.3萬畝,增長4.6%。油料產量2.0萬噸,增長2.1%;蔬菜產量12.5萬噸,增長5.3%;中藥材種植面積10.9萬畝,增長6.7%,中藥材產量2.8萬噸,增長12.1%;水果產量60.0萬噸,比上年增長4.1萬噸,增長7.3%,其中園林水果55.5萬噸,比上年增長3.9萬噸,增長7.5%。
全市豬、牛、羊肉類總產量22053噸,較上年下降4.1%。其中豬肉產量19600噸,下降3.9%;牛肉產量1497噸,下降0.17%;羊肉產量956噸,下降13.1%。年末生豬存欄14.7萬頭,較上年末下降9.1%。全年生豬出欄25.60萬頭,下降7.8%;牛出欄1.21萬頭,增長1.4%;羊出欄5.46萬頭,下降14.8%;家禽出籠274.97萬羽,下降14.9%。禽蛋產量0.49萬噸,增長207.7%;水產品產量0.91萬噸,增長4.6%。
全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5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2.14萬畝,較上年增長9.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6%,較上年上升4.8個百分點。
全市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3家,規模工業總產值較上年增長13.8%,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6.0%。其中,采礦業下降7.6%,制造業增長10.0%,電力熱氣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7%。全市規模工業企業22個行業大類中,11個行業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達50%。其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增長25.9%、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31.9%、醫藥制造業增長50.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1.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36.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43萬元,較上年上升128.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商品混凝土產量111.2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54.4%;鋼化玻璃產量11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7%;發電量27359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4.6%。
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 品 名 稱 |
計 量 單 位 |
產 量 |
同 比 增 長 (%) |
紗 |
噸 |
9800 |
-0.5 |
水泥 |
噸 |
52418 |
-29.8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112058 |
54.4 |
鋼化玻璃 |
平方米 |
1110074 |
81.7 |
鐵合金 |
噸 |
63054 |
3.0 |
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273591 |
54.6 |
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2147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有10家,完成建筑總產值254311萬元,較上年增長20.1%。其中,建筑工程產值233371萬元,增長22.7%。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67.58萬平方米,下降15.2%。當年建筑企業新簽合同價款261870萬元,增長105.6%。資質建筑企業期末從業人員0.26萬人,下降25.2%。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00633萬元,較上年增長5.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2727萬元,增長7.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8105萬元,增長10.1%;金融業增加值69442萬元,增長8.3%;房地產業增加值67433萬元,下降2.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2907萬元,增長12.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13278萬元,增長11.1%。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完成47067萬元,增長16.9%。
全年旅客周轉量30563萬人公里,增長17.7%。其中,公路周轉量29850萬人公里,增長22.8%;水路周轉量1459萬人公里,下降11.4%。
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3446.7公里,較上年末增長0.2%。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1公里。民用機動車保有量達93221輛,其中汽車35094輛,摩托車57873輛,掛車76輛。全市共有公交線路29條,公交車123臺,出租車181臺,營運客車123臺,營運貨車126臺,營運客船60艘。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1271萬元,快遞業業務收入10573萬元,下降3.5%。電信業務總量21115萬元,增長1%。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6500戶,移動電話用戶321281戶,互聯網寬帶用戶102217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增長14.8%,其中產業投資完成增長22.4%,占全部投資額的81.1%;工業投資增長5.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41.7%;高新技術投資增長5.3%。全年共有投資項目174個,年度新增投資項目101個。
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指 標 名 稱 |
增 幅 (%) |
全省固定資產投資 |
14.8 |
一、按經濟類型分 |
|
國有投資 |
-24 |
非國有投資 |
25.1 |
民間投資 |
-4.5 |
二、按隸屬關系分 |
|
中央項目投資 |
|
地方項目投資 |
12.7 |
三、按產業分 |
|
第一產業投資 |
-67.9 |
第二產業投資 |
6.3 |
第三產業投資 |
40.3 |
四、按投資方向分 |
|
涉農項目投資 |
-59 |
工業投資 |
5.2 |
其中:本年新開工工業投資 |
-61.6 |
工業技改投資 |
141.7 |
高新技術產業投資 |
5.3 |
生產性服務業投資 |
|
社會領域投資 |
|
民生工程投資 |
27.3 |
生態環境投資 |
111 |
基礎設施投資 |
34.4 |
房地產開發投資 |
3.4 |
五、按結構分 |
|
建筑工程 |
9.9 |
安裝工程 |
151.9 |
設備工器具購置 |
209 |
其他費用 |
-51.5 |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6491萬元,其中住宅投資完成39243萬元。商品房銷售面積完成159293平方米,下降3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完成153537平方米,下降30.4%。實現商品房銷售額52899萬元,下降32.8%。其中住宅銷售額49600萬元,下降30.5%。商品房銷售均價為3321元/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2元。
六、國內貿易和物價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2558萬元,較上年增長6.3%。分行業看,批發業273183萬元,增長12.6%;零售業308744萬元,增長12.7%;住宿業10175萬元,增長7.5%;餐飲業64593萬元,增長10.9%。
全年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完成65960萬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糧油、食品類36396萬元,增長12.4%;飲料類3237萬元,增長9.4%;煙酒類4502萬元,增長15.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2533萬元,增長12.0%;化妝品類1156萬元,增長25.4%;日用品類1960萬元,增長25.7%;五金、電料類417萬元,下降12.9%;體育、娛樂用品類195萬元,增長15.6%;書報雜志類實現103萬元,下降4.9%;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21萬元,下降61.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2037萬元,增長29.4%;文化辦公用品類374萬元,下降17.4%;家具類2974萬元,增長32.2%;通訊器材類977萬元,增長20.3%;石油及制品類8659萬元,增長23.7%;汽車類408萬元,下降42.3%;其他類12.7萬元,下降31.0%。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為100.2%,比上年增長0.6個百分點。按類別分,食品煙酒類100.5%,衣著類100.7%,居住類99.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100.5%,交通和通信類98.7%,教育文化和娛樂類100.7%,醫療保健類100.7%,其他用品和服務104.1%。全市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為100.2%。
七、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45917.2萬元,較上年增長47.17%,其中出口45917.2萬元。全年引進招商項目41個,合同引進資金1108800萬元,實際到位內資707985萬元,增長14.4%。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100萬元,較上年下降11.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419萬元,下降17.8%,其中稅收收入41537萬元,下降28.1%;非稅收入23882萬元,增長9.7%,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36.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8112萬元,較上年下降5.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7591萬元,增長7.2%;公共安全支出11629萬元,增長33.2%;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8635萬元,增長30.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1247萬元,增長16.7%;交通運輸支出7876萬元,增長20.4%;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640萬元,增長36.4%;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3234萬元,增長51.5%。
年末全市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1家,其中政策性銀行1家(農業發展銀行),國有商業銀行5家(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地方商業銀行4家(農村商業銀行、長沙銀行、村鎮銀行、湖南銀行洪江市支行),監管機構1家(洪江金融監管支局)。全市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達2438373萬元,較上年增長12.6%,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094964萬元,增長10.3%。各項貸款余額達1576995萬元,增長14.1%。存貸比為64.7%。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5649萬元,較上年增長0.4%,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15743萬元,增長1.0%;財產險保費收入19906萬元,下降0.1%。實現保費支出15168萬元,較上年增長18.8%,其中人身險保費支出3912萬元,增長17.9%;財產險保費支出11256萬元,增長19.1%。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學校44所,其中獨立高中3所、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1所、城鎮完全小學和鄉鎮中心小學10所、職業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有中小學教職工3060人,在校普通高中生5931人、職業高中生2644人、初中生11057人、小學生21064人、幼兒6494人。普高本科上線782人,上線率達53.7%。
全年簽訂技術合同6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98100萬元,同比增長258%。全年共獲得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8項、懷化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1項,獲得立項資金161萬元,同比增長69.5%。全年專利授權86件,發明專利19件。
全市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家。有特種設備964臺。對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102批次,合格率達96.1%。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公共圖書館1個,群眾藝術館5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2個。有線廣播電視用戶28650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點省級3項、懷化市級13項。
年末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362個,其中醫院7個,婦幼保健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48個,鄉鎮衛生院25個,村衛生室279個。衛生技術人員2544人,下降13.2%,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15人,下降14.3%;注冊護士1031人,下降15.1%。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334張,下降5.3%,其中醫院擁有床位1164張,下降7.9%;鄉鎮衛生院擁有床位1170張,下降2.5%。
年末全市有體育場地1110個,其中體育館1座,運動場451個(含體育場、小運動場、田徑館),游泳場地10個(含游泳跳水場館),各種訓練房52個(含綜合房及專項訓練房)。開展全民健身項目30項次。
年末全市旅游等級區6家,4A級及以上2家。旅游人數640萬人次,增長37.6%。旅游總收入57.6億元,增長42.6%。
十一、人口、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市戶籍總人口達41.9萬人,其中鄉村人口31.3萬人,城鎮人口10.6萬人。年內出生人口2213人,出生率5.28‰;死亡人口2272人,死亡率5.41‰;人口自然增長率-0.13‰。0-17歲人口為6.8萬人,占比16.3%;18-34歲人口為7.1萬人,占比17.0%;35-59歲人口為16.8萬人,占比40.0%;60歲以上人口為11.2萬人,占比26.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25萬人,城鎮化率43.55%,比上年末提高0.86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0元,較上年增長6.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34元,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5元,增長7.2%。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1.90縮小為1.88。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465元,較上年增長5.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02元,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526元,增長4.3%。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207人,失業再就業人員151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53110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3304人,其中在職職工32926人,離退休人員20378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4932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人數313人。
全年全市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25363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1230萬元;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91607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2850.4萬元。年末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168個,養老床位達到382張。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412萬元,為市本級籌集福彩公益金202.9萬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達到或優于III類標準的水質斷面比例為100%,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6%。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96.2%,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人均公園面積12.3平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217.6公頃,年末森林面積160386.4公頃,森林蓄積量971.4萬立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61.97%。
初步核算,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7.25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4%,單位GDP能耗下降4.7%,單位GDP電耗增長7.67%。
全年全市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6起,死亡人數6人。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4人。
注釋:
1.本公報數據截至公報發布之日,均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核實數以《洪江市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根據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地區生產總值(GDP)及相關產業的核算數據進行了修訂,2023年洪江市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138.24億元。公報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數)
3.本公報中部分指標合計數與分項數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機械調整。
4.非統計直接口徑的數據均來自相關部門,部分數據的統計口徑較2023年的統計口徑略作調整。
洪江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