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縣統計局
2025.3.30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積極融入“五新四城”戰略,大力實施“1354”工程,搶抓歷史機遇,奮起二次創業,堅定信心、奮發圖強、跨越趕超,深入開展“大招商、大建設”年活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2024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14.1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7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8.41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66.05億元,增長3.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668元,增長6.6%。
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 17.3:24.9:57.8。三次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14.5%、42.9%、42.7%。
據公安人口統計年報,年末全縣總戶數為12.43萬戶,戶籍人口36.29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9.17萬人,女性人口17.11萬人。據衛健部門年報,全年出生人口1798人,出生率為4.8‰,死亡人口2357人,死亡率為6.2‰,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 。
全縣年末常住人口27.86萬人,比上年下降1.6%。按城鄉分,城鎮人口11.66萬人,鄉村人口16.20萬人。全縣年末城鎮化率為41.85%,比上年提升0.72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80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農業產值12.48億元,增長8.2%;林業產值7.37億元,增長9.8%;牧業產值14.18億元,下降3.6%;漁業產值0.78億元,增速2.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9億元,增長8.5%。糧食播種面積19.57千公頃,增長0.5%;全年糧食產量13.39萬噸,增長1.1%。油料種植面積8.60千公頃,增長5.0%。蔬菜及食用菌種植5.02千公頃,增長1.4%。
|
|||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主要作物種植面積 |
|
|
|
#糧食 |
千公頃 |
19.57 |
0.5 |
油料 |
千公頃 |
8.60 |
5.0 |
蔬菜及食用菌 |
千公頃 |
5.02 |
1.4 |
主要農產品產量 |
|
|
|
#糧食 |
萬噸 |
13.39 |
1.1 |
油料 |
萬噸 |
1.48 |
10.0 |
#油菜籽 |
萬噸 |
1.36 |
2.8 |
蔬菜及食用菌 |
萬噸 |
11.45 |
0.7 |
豬、牛、羊肉、禽肉 |
萬噸 |
2.34 |
-2.9 |
#豬肉 |
萬噸 |
1.76 |
-0.6 |
水產品 |
萬噸 |
0.40 |
5.3 |
禽蛋產量 |
萬噸 |
0.26 |
114.4 |
年末存欄生豬 |
萬頭 |
15.54 |
-4.3 |
全年出欄生豬 |
萬頭 |
23.31 |
-3.4 |
全年出欄牛 |
萬頭 |
0.99 |
0.7 |
全年出欄羊 |
萬頭 |
10.96 |
-13.5 |
表1 2024年會同縣主要作物種植面積及農產品產量
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2.34萬噸,下降2.9%。其中:豬肉產量1.76萬噸,下降0.6%;牛肉產量0.12萬噸,增長8.4%;羊肉產量0.19萬噸,下降13.1%;禽肉產量0.27萬噸,下降14.5%。年末生豬存欄15.54萬頭,比上年末下降4.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48萬頭,下降2.1%;牛存欄1.69萬頭,下降22.6%;羊存欄8.44萬只,下降12.8%;家禽存籠203.17萬羽,下降2.0%。全年生豬出欄23.31萬頭,下降3.4%;牛出欄0.99萬頭,增長0.7%;羊出欄10.96萬只,下降13.5%;家禽出籠209.23萬羽,下降17.5%。禽蛋產量0.26萬噸,增長114.4%。水產品產量0.40萬噸,增長5.3%。
全縣共有國家級及省級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5家,同比增長66.7%;全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5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2.75萬畝,同比增長69.2%;全年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認證26個,同比增長23.8%;家庭農場52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61個;全年改(新)建農村公共廁所1482戶。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2.87億元,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6.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采礦業下降11.2%,制造業增長25.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9.2%。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65億元,比上年增長8.0%。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94億元,增長9.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86億元,下降0.5%;金融業增加值4.65億元,增長2.1%;房地產業增加值6.55億元,下降3.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2.02億元,增長1.7%;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70億元,增長8.5%。
全縣公路總里程2984.599公里,其中:國道48.197公里、省道194.041公里、縣道300.176公里、鄉道543.44公里、村道488.445公里、自然村及專用道路1410.3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2.77萬輛。郵政業務總量增長4.6%,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3.6%。移動電話用戶27.11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9.69萬戶。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2億元,比上年增長5.6%。批發業消費品銷售額16.27億元,增長30.0%;零售業消費品銷售額28.11億元,增長9.6%;住宿業營業額0.90億元,增長10.7%;餐飲業營業額6.04億元,增長15.0%。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4.3%。其中,產業投資增長13.8%,占全部投資額的71.6%;工業投資增長74.1%;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6.3%;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3.5%,占產業投資的32.8%,增長13.7%。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額的57.9%;新基建投資占全部投資額的1.3%。全年共有投資項目98個,增長12.6%,其中新開工項目42個,增長20%。
七、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出口總額8.5億元,比上年增長236.0%。實際引進境內省外資金36.86億元,增長19.7 %;引進2億元以上境內省外項目數16個,增長6.7%。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各項稅收收入完成4.30億元,下降8.3%,稅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5.0%;非稅收入完成2.32億元,增長24.5%。
全年公共財政總支出34.35億元,比上年下降6.9%;民生支出30.22億元,占總支出的88.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0億元,增長7.3%;教育支出7.0億元,增長3.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97億元,下降0.7%;衛生健康支出1.98億元,下降63.9%; 城鄉社區支出5.74億元,增長47.6%;農林水事務支出5.84億元,增長0.2%。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203.42億元,增長12.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0.60億元,增長17.2%。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根據抽樣調查:2024 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2元,比上年增長 6.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38元,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3 元,增長 7.0%。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9:1。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17344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城鎮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24178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3798元,比上年增長5.0%。全體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3%,其中城鎮為28.8%,農村為27.9%。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95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5%,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013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02萬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6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2.3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3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89471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71282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8189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11407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9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013人。提供住宿的民政機構4個,共有床位500張,收養人數234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數160個。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272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1673萬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縣有幼兒園47所,小學1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普通高中2所。小學專任教師1350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104人。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達90.2%。
全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382人,在校生 3387人,畢業生 975人。普通高中招生2100人,在校生5653人,畢業生1747人。初中招生4399人,在校生 13101人,畢業生4378 人。普通小學招生 3292人,在校生22816人,畢業生4000 人。特殊教育招生10人,在校生73人,畢業生14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66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 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5.0%,小學畢業生升學100.0%。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5529.7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419.6萬元,中職國家助學金資助中職學生4196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827.44萬元,中職免學費資助中職學生6351人次,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317.95萬元。
指標 |
招生人數 |
在校人數 |
畢業人數 |
|||
絕對數(人)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人)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人) |
比上年增長(%) |
|
中等職業教育 |
1382 |
18.3 |
3387 |
2.7 |
975 |
30.5 |
普通高中 |
2100 |
16.7 |
5653 |
5.6 |
1747 |
-2.9 |
初中 |
4399 |
1.3 |
13101 |
-0.5 |
4378 |
14.3 |
普通小學 |
3292 |
-18.9 |
22816 |
-4.7 |
4000 |
-7.1 |
特殊教育 |
10 |
0.0 |
73 |
-2.7 |
14 |
16.7 |
表2 2024年各級學校招生、在校、畢業生人數及增長速度
年末全縣發明專利擁有量131件。全縣有高新技術企業38家,增長26.7%;湖南引卓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會同匯達竹業博士創新工作站獲批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完成知識價值信用貸款3802.3萬元。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和體育
持續打造文旅“五朵金花”,粟裕故里紅培基地、寶田茶旅融合項目加快推進,堡子稻夢小鎮建成運營,高椅古村創建4A級景區正式啟動,連山炎帝故里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年接待游客245.05萬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游收入23.09億元,同比增長15.5%。
年末全縣有各類注冊醫療衛生機構395 個,其中:醫院6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6個,村衛生室260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519張,其中:鄉鎮衛生院床位749張。全縣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2406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助理) 1014人,執業護士1068人,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856人。全年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1348人。
全縣有公共圖書館1個,體育場館2個,體育場地1197個,運動場(體育場、小運動場、田徑場)48個,游泳池5個,各種訓練房(綜合房及專項訓練房)19個,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13.71萬人,全縣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3項,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54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7546.05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8%。
全年總體氣溫偏高,年平均氣溫18.6℃,較歷年偏高 1.4℃;年極端最高氣溫38.9℃,出現在7月25日和9月3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0℃,出現在1月23日;年總降水量1408.0mm,較歷年偏多58.6mm;年日照總數為1351.5小時,較歷年偏多57.3小時。年內出現雨日183天,雪日3天,雨凇日數4天,霧13天。
縣域內4個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標準,達標率100%,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縣無黑臭水體,未出現劣V類水體情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微克/立方米。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64天,優良天數比例99.5%,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AQI)2.54。森林覆蓋率72.74%,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為100%。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3人。
注:1. 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情況。根據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23年會同縣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107.19億元。
2.年末常住人口數據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進行推算。
3.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本公報中非統計部門口徑的數據均來自各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