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懷化調研時指出,要牢牢守住生態底線,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環保雙贏。
綠色是懷化的底色,生態是懷化的名片。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全域綠色發展,五省邊區生態中心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懷化天更藍、水更綠、地更凈、空氣更甜、產業更新。2019年,我們強力推進污染防治,認真抓好中央、省交辦問題和自查問題整改,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懷化躋身全國水質較好的30座城市之一,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生機無限。奮力建設“西南明珠”,我們要牢牢守住生態底線,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域推進五省邊區生態中心市建設。
發揮生態優勢,建設“西南明珠”,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懷化具體實踐緊密結合,踐行綠色理念,推進綠色治理,倡導綠色發展模式,培育綠色生活方式。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轉化為思想自覺、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體制機制、路徑舉措。黨員領導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正確政績觀,以“釘釘子”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務落到實處。
發揮生態優勢,建設“西南明珠”,要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建設綠色懷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科學規范、民主公正、運行高效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保護修復制度,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健全“一江六水”生態治理和合作機制,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用制度保障發展、完善發展。以懷化高質量發展和良好治理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
發揮生態優勢,建設“西南明珠”,要建立現代經濟體系。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著重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對鋼鐵、有色、煤炭、危化品等領域舊動能,加快淘汰敢“破”;對精細農業、商貿物流、生態文化旅游、醫藥健康(中藥材)、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敢“立”;對過高的各類經濟運行成本、要素成本,大刀闊斧敢“降”,以騰籠換鳥實現新舊轉換,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環保雙贏。
發揮生態優勢,建設“西南明珠”,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以“一江六水”系統聯治為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切實抓好中央、省交辦和自查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做到舉一反三、一抓到底,牢牢守住湖南西部生態屏障。
生態是懷化最大的優勢。摒棄粗放式發展的方式,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才能建設好“西南明珠”。全市上下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決守住生態安全底線,堅定不移全域推進五省邊區生態中心市建設,在推動產業發展、提升治理效能、回應群眾關切、展現懷化形象上創造新輝煌。
(懷化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