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解讀:懷化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懷化市促進商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一、制定的必要性
我市正在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著力建設湖南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西南地區現代綜合物流樞紐城市、五省邊區生態文明中心城市、武陵山片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相互促進,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懷化,對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南省商務系統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激勵措施考評要求市州要制定本地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我市也面臨著發展基礎薄弱、內生動力不足和外部競爭加劇等現實挑戰;高速發展的網絡經濟、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帶來購物便利,造成相當一部分消費力的流失,制定《懷化市促進商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具有現實必要性。
二、制定過程
(一)起草階段。2021年7月6日至7月9日,市商務局組織人員赴長沙、常德、郴州等地考察,學習外地發展商貿流通產業經驗。2021年7月13日至7月19日,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協同監管平臺等對全市及周邊地區商貿流通行業分布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2021年8月1日至8月20日,對主城區商超、農貿市場、專業市場、酒店、餐飲等企業經營現狀進行了調研。2021年9月29日、10月12日、10月13日分別對沅陵縣、洪江市、洪江區、會同縣商貿流通企業運營情況進行了調研。2021年7月20日至7月29日,市商務局在鶴城、經開區、中方等地與商貿流通企業進行座談,征求企業對政策的需求。市商務局在起草過程中多次與縣市區商務等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進行了意見征詢。發放商場超市、市場、電商、物流、供應鏈、餐飲、醫藥、家政、美容美發、洗染等企業問卷100余份,市直單位和縣市區商務部門問卷20余份,到企業上門征詢意見12次。在征求意見中,各方面對制定《懷化市促進商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各方面就如何完善《懷化市促進商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內容,結合各自工作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這些意見基本上予以采納和吸收。
(二)合法性審查階段及集體審議階段。2022年1月21日,市司法局對送審稿進行了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2022年5月25日,送審稿經市政府2022年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
三、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的內容和具體說明
1.培育龍頭商貿流通企業。主要內容:支持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有行業帶動作用的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引導和支持規模較大的商貿企業申報為限額以上商貿企業或規模以上商貿服務業企業。政策說明:全市現有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和規模以上商貿服務業企業,總量和規模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缺少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成長性企業的培育,對提升我市商貿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每年可引導50家商貿企業申報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0家服務業企業申報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增強行業發展后勁。
2.支持“老字號”發展。主要內容:支持發展“中華老字號”、“湖南老字號”和“懷化老字號”。開展傳統工藝保護、產品創新、技術升級、宣傳培育、連鎖特許發展及恢復老字號等工作。政策說明:我市商貿物流創品牌工作相對滯后,通過政策引導,預計可新增“湖南老字號”2家,“懷化老字號”3家以上。
3.支持城鄉流通體系建設。主要內容:支持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對經改造并驗收合格的農貿市場自持物業部分給予資金支持;支持農產品冷鏈流通設施建設,對新建冷鏈項目驗收合格后給予資金支持。政策說明:實施以中心市場、太平橋市場、迎豐市場、城東市場等為重點的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對于解決我市農貿市場購物環境和衛生條件差、市場管理難運營效率低、假冒偽劣食品、食品和消防安全等問題,保障農貿市場的便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支持農產品冷鏈流通設施建設,可提高冷鏈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水平;推進鄉村振興和佳惠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20萬噸冷鏈中心、52個農產品產地冷庫等懷化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建設。
4.支持商貿促銷及會展業發展。主要內容:鼓勵開展商貿促銷活動,對由市場或商業綜合體統一組織,在市場內或前坪廣場舉辦并在市商務局備案的促銷活動給予快捷審批。對經省(市)政府或省(市)會展主管部門審定的或原由省政府審定市政府主辦后市場化運作繼續舉辦的1萬㎡以上大型展會活動給予資金支持。政策說明:全市每年組織2-3場大型促銷活動,預計增加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全市大型展會活動正處于發展期,武陵山(懷化)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推動了綠色健康產業發展,實現3.5億元產品采購;中國國際“食餐會”簽訂銷售合同1100萬元。實施政策扶持可有效推進我市消費和會展水平提升,帶動消費10億元以上。
5.加強行業統計和人員培訓。主要內容:加大對限額以上企業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對經市商務、統計主管部門同意每期不低于30人的培訓班給予資金支持;給予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統計員補貼。政策說明:全市現有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535家,規模以上商貿服務業企業56家,涉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家庭服務業、沐浴業、洗染業、家電維修服務業、美容美發業等)、其他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會展業等),同時,全市每年還將新增約40家入統企業,加強統計人員業務培訓和給予統計員補貼,能盡快形成可靠的統計渠道、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和分析水平,確保按時報送有關報表,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二)參照外地制定的內容和具體說明
1.鼓勵實體零售創新轉型。主要內容:支持企業調整商業結構、創新發展方式,對智能引導、信用管理、智能體驗、反向定制、智能監控、智能停車、巡更巡檢管理、智能采銷、智慧倉儲、綜合集成管理等方面建設予以支持。
2.支持商貿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發展。主要內容:支持社區零售、餐飲、醫藥、家政、美容美發、維修、洗染等生活服務企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提升居民消費品質。
3.支持現代供應鏈體系發展。主要內容:支持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在供應鏈全環節開展帶托運輸、設備更新改造;鼓勵本土優質供應鏈企業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在境外設立分銷服務網點、貨運服務節點、物流裝備技術研發中心等。
4.?/span>培育特色商業街區。主要內容:對通過商務部認定納入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省商務廳認定納入全省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的,給予申報創建該街區試點的管理運營機構或投資主體獎勵。對經縣市區人民政府認定的新建或改造提升街區長度不少于200米且集聚商戶(門店)50家以上(含),業態豐富、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特色商業街區予以支持。對省級部門認定的夜經濟示范街區、商圈,分別給予該街區、商圈管理運營機構獎勵。
5.支持社區電商和社區配送網絡建設。主要內容:支持知名社區電商企業整合線下便利店、社區小店資源,規范經營行為。鼓勵發展社區便民商業新模式,對規范化、品牌化、標準化運營的移動餐飲售賣車、智能廂式便利設施、蔬菜直通車等。
6.支持綠色消費發展壯大。主要內容:對通過商務部、省商務廳綠色商場、綠色市場、綠色餐飲、綠色街區認定的給予獎勵。支持新改建、具備協同垃圾分類功能且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縣市區再生資源示范分揀中心。對開展“互聯網+回收”綠色回收項目和數據平臺建設給予獎勵。
7.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內容: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首次突破3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對跨境電商企業在外設立海外倉200(含)平方米以上的給予資金支持。